网站客服


服务热线:

4006158118

工作时间

全天候节假日除外

客服信箱:

34423035@qq.com

广告合作:

34423035@qq.com

“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长!2015-05-21



 

 

    纪录片《变形计》自从2006年开播至今,将近9年的时间,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关注,尤其在去年底,《变形计》改变一贯只教育孩子的套路,转而要求家长和孩子一同变形,更引发社会对“熊爸熊妈养育熊孩子”的热烈讨论。

对此,亲子关系专家——罗灵犀老师的观点是:假如家庭是复印机,那么父母就是原件,孩子当然是复印件咯。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无疑需要修正的是原件。

最能印证这句话的是纪录片《变形计》第十季《陌路青春》里主人公郑长城的经历,相信每一个初见这位脾气火爆、对父亲持刀相向的少年均印象深刻;然而,当被他称为“郑老板”的父亲出现时,网络上曾经一边倒的责骂这位少年的声音出现了分歧,大部分人责备的对象转向了这位暴力、专制的父亲。

纪录片中郑父的理论是,孩子叛逆爱钱,必须严加管教,每一步自己必须严格把关,才能让他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郑长城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丝毫自主能力,他无力改变,转而用幼稚的反叛来抵抗父亲的专制,甚至他宁可在变形结束留在山村,也不愿回到那个把他当牵线木偶的家。

罗灵犀老师认为,家长眼中所谓的叛逆均出自“家长本位”的思维方式,而忘记了孩子是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把自我长久经验得来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一旦孩子不从,便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叛逆。

常常有中国的家长羡慕国外的孩子,觉得它们独立能力强,有想法有创新,而中国的孩子普遍独立性差,有依附性。可是家长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叛逆”这个词被人为的扣上了贬义的含义,换个角度来说,“叛逆”的原因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对现实的不满又取决于不同的认知,而不同的认知正表明了个体有自我独立的意识。他们正试图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感受去体会世界。

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情感上支持孩子,时常和孩子交流,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让他们知道,在他们跌跌撞撞的认知世界的时候,自己一直在他们身边,是他们最真实的依靠。要知道,别人的经验永远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经历过后取得的经验才是自己的。

相关课程:《九型人格与亲子关系》—罗灵犀

关于中华培训讲师网|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官方新浪微博|站长统计|微信公众平台

中华培训讲师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SINCE2013 | 客服电话:4006-158-118

京ICP备130514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