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客服


服务热线:

4006158118

工作时间

全天候节假日除外

客服信箱:

34423035@qq.com

广告合作:

34423035@qq.com

“国学热”下的反思2015-05-26



 

 

    近日,MIKE 隋在网络视频抨击“国学热”,抨击一些假国学借着国学的幌子来敛财。这本来是一件有利于真正的国学传播的事情。然而也有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因此对国学产生了误解。

    “国学热”兴起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通过易中天的百家讲坛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几年,国学一直以一种比较平稳的态势在社会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持续追捧,部分人学习“国学”不再是为了陶冶情操、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纯粹变成了一直攀比,一种时尚。国学也走进了一个畸形的漩涡,怪不得国学专家陈沛亮一针见血的指出:学习国学本身没错,但是切莫只学形,不学神,不仅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少年,反而培养出大批”孔乙己“。

    这里,要澄清一下,国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它优秀的内涵精髓值得我们学习,也有一些糟粕需要剔除。真正的国学绝对不是一股脑的让学员进行背诵,不去理解,不去辨析。学习国学应该去伪存真,对内容进行梳理,汲取其中的营养成分,这才是国学真正应该做的。

而当今,确实有很多打着”国学“幌子的所谓大师,开着所谓的国学培训班,除了教学员诵读一些国学经典,还会弄一些繁文缛节让学员们学习,却并不去真正关注学员有没有真的在学习国学的过程学习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有没有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己所有,能不能和现实相联系。

”国学热“既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与青睐,也反映了”国学泡沫“的存在,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国学热“,要知道它为什么热?在这一股热潮中如何运用精准的眼光去辨别真伪?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真正的养分。

关于中华培训讲师网|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官方新浪微博|站长统计|微信公众平台

中华培训讲师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SINCE2013 | 客服电话:4006-158-118

京ICP备130514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