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客服


服务热线:

4006158118

工作时间

全天候节假日除外

客服信箱:

34423035@qq.com

广告合作:

34423035@qq.com

“复印大学”引发的创新枯竭的思考2015-06-02



 

 

最近网上被炒得风风火火的复旦大学抄袭门事件,不仅给百年复旦摸了黑,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创新,我们还有么?

事情的起因源于,复旦大学为110年校庆拍摄的宣传片《To My Light》,被指抄袭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本来这个事,下线这部宣传片,再道个歉,在“早已习惯抄袭”的国人心里,估计也就过去了。偏偏复旦大学非要争个“版权”,说是“借鉴”,之后又偷偷摸摸下线。这也就算了,人算不如天算,紧接着出台的宣传片再次被爆出抄袭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为什么一个所谓的“借鉴”事件会发酵到现在的程度?

这和我们国家目前的现状有很大关系,很多名人不以抄袭为耻,反以抄袭为荣。

网络上有过这么一个段子:

20年前的深圳一家小学,老师:“抄,抄,就知道抄,现在能抄作业,你长大步入社会还能抄?”

20年后广东首富向记者讲起了他这段回忆。

这个段子的真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当年流传的火爆,以及暗指的对象大家心知肚明,也不难看出其反应的社会现实。

另外一个抄袭大户,就是近年来声名鹊起,号称并非抄袭苹果,只是向偶像“靠拢”的“雷不死”。

他依靠着抄袭苹果的外形、功能等等,以较高的性价比迅速占领中国的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成为了真正的“雷布斯”。

思维训练名家单义涛指出,抄袭固然可以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迅速达到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却给创新以致命的打击。

在世界眼中正在发生的中国第四次创业潮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换句话说,想要创业成功,必要有先进的可实行的科技,这需要创业者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创新力,尤其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创新力大多在发芽的时候,就被互联网寡头以“借鉴”的模式给复制了,一再的压缩创新的生存空间。

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今天,如果不能从全社会抵制抄袭之风,那么思维创新不过一纸空谈!

关于中华培训讲师网|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官方新浪微博|站长统计|微信公众平台

中华培训讲师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SINCE2013 | 客服电话:4006-158-118

京ICP备130514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