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系统化的学习,了解人际沟通的心理学原理,学会如何通过观察、研究、提问了解沟通人的思想和需求,提高理解和反馈的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的核心原则与常规沟通模式,熟练运用打破沟通障碍的方法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保证每个人能很好的相互配合和合作,加强团队精神,来完成共同的目标。
	【课程特色】
	1.实战性--系统化的课程结构,实战的课程内容,讲述的是老师曾经做过的工作。
	2.落地性--结合柯式四级评估,帮企业最大限度做到课程内容落地于员工工作中。
	3.实操性--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以咨询式培训为主导,有利于学员培训后转化。
	4.参与性--以示范指导、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为主要授课方式,提高学员的参与能力。
	5.方案性--提供的是一个系统又完善的培训方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培训课程。
	6.效果性--培训效果即是培训前后变化,培训方案可将培训效果一目了然呈现出来。
	【课程对象】
	企业内部各层级员工
	【课程时长】
	2天,12小时
	【课程安排】
	一、调研(了解层面评估):
	    1.培训前,通过电话、邮件、问卷等形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与授课老师直接沟通),对企业概况及学员需求,做一个深入调研,以确保课程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更具针对性。
	    2.依据确定的授课内容,调研学员听课前对培训内容的认知程度(了解层面评估表),以确保老师了解学员状态,把控好课程的深度,并为后续效果评估做基础资料。
	    备注:调研部分根据合作机构及终端企业的需求而选择,另外需提前协商老师档期。
	二、授课(以咨询的视角讲授):
	破冰:
	1.为保证效果、增加授课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采用团队竞赛的培训方式。
	2.进行团队分组,确定每组的队长、队名、口号。
	3.宣布课程进行中的团队比赛规则。
	(一)沟通基本技巧
	1.沟通的含义
	2.沟通所包含的要素
	1)信息的发送者
	2)信息的接收者
	3)信息的内容
	4)信息的传递手段
	5)信息的反馈
	6)环境
	( 游戏:指令传达
	3.沟通中信息传达应包含的内容
	4.正确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过程
	5.常见沟通中的障碍
	1)地位的影响。
	2)语义问题。
	3)感觉失真。
	4)环境混乱。
	5)无反馈。
	6)时间限制。
	7)对主题不了解。
	8)发出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
	9)距离的阻隔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10)沟通方法不得当。
	( 案例分析:刘经理该怎么办?
	(二)面谈沟通技巧
	1.面谈沟通的态度(强迫、争论、妥协、迁就、回避、合作) 
	2.面谈沟通的基本原则 
	1)同理心 
	2)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3)按照职责范围采用合作的方式沟通
	3.成功面谈的程序
	1)面谈的准备。
	2)进行面谈。
	3)判断、分析面谈结果。
	( 小品:对话
	4.提问的技巧
	5.表达的技巧
	6.倾听的技巧
	( 游戏:消息
	7.面谈中有效运用肢体语言(声音、眼神、手势的运用)
	8.面谈中应注意的事项
	( 案例分析:一次失败的谈话
	(三)与上级沟通技巧
	1.沟通的原则
	1)配合上级的工作模式
	2)认知自己的角色
	3)认清职责,坚决执行命令
	2.接受工作任务
	1)领导的要求
	2)确保指示明确具体
	3)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本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你有权提出来
	4)在资源方面应取得上级的支持
	3.向领导汇报工作
	( 案例分析:梁丰该怎么办?
	4.说服领导的技巧
	1)选择恰当的提议时机
	2)资讯及数据都极具说服力
	3)设想领导质疑如何回答
	4)说话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5)充满自信
	6)给领导充足的时间考虑你的建议
	( 案例分析:扁鹊劝蔡桓公
	5.与各种风格的领导打交道技巧
	1)控制型领导的特点及沟通技巧
	2)互动型领导的特点及沟通技巧
	3)分析型领导的特点及沟通技巧
	( 案例分析:施女士该怎么办?
	6.劝领导改变想法的建议
	( 案例分析:旅游计划
	(四)与下属的沟通技巧
	1.布置工作
	1)正确传达指令意图
	2)5W1H的方法
	2.沟通方式的选择
	1)命令式的沟通
	2)指导式的沟通
	3)扶持式的沟通
	4)委托式的沟通
	3.赞扬下属的技巧
	1)赞扬的态度要真诚
	2)赞扬的内容要具体
	3)注意赞美的场合
	4)适当运用间接赞美的技巧
	( 案例分析:失败的赞美
	4.批评下属技巧
	1)要尊重客观事实
	2)采用“三明治”的批评方式
	3)选择适当的场所
	( 案例分析:乔利民上任
	(五)跨部门沟通技巧
	1.跨部门沟通困难的原因 
	1)过于看重本部门,忽视其他部门。
	2)失去权力的强制性。
	3)尽可能把责任推给别人。
	4)部门间的利益冲突。
	2.培养跨部门客户服务意识 
	1)同理心 
	2)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3.建立完善的跨部门沟通机制(按照职责范围采用合作的方式沟通)
	4.跨部门间沟通流程 
	( 案例分析:大王的跨部门沟通
	(六)人际关系的处理
	1.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自负、忌妒、多疑、自卑、干涉、羞怯、敌视)
	2.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3.乔哈里窗口
	4.乔哈里窗口给我们的启示 
	5.人际矛盾的处理方式
	1)澄清。矛盾是什么?(了解事情原因)
	2)目标。共同目标是什么?
	3)可供选择的方案(每一种沟通态度可能导致的结果)。
	4)选择。 什么样的解决方法符合双方的需求?
	5)确认。解决方法是什么? 
	( 案例分析:奖金的分配
	(七)与不同风格人沟通技巧
	1.沟通风格的类型
	2.和蔼型人的特点及沟通技巧
	3.社交型人的特点及沟通技巧
	4.分析型人的特点及沟通技巧
	5.指挥型人的特点及沟通技巧
	( 测试:认识你的沟通风格
	(八)电话沟通技巧
	1.电话沟通的态度
	2.接听电话流程
	3.拨打电话流程
	4.注重电话沟通细节
	( 案例分析:老王为什么生气
	课程回顾与分享:学员的心得体会;学员的案例分享;老师的课程回顾与现场答疑
	三、问卷(反应层面评估):
	    1.培训项目结束时,立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评估。包括对培训讲师、培训科目、设施、方法、收获、特别是培训内容的看法。这个评估可以作为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建议或综合评估的参考。
	    2.依据授课内容,对学员听课后的感知情况,进行课程后评价并统计结果。将评价数据与培训前调研数据做比对,以此来确定学员在培训前、后,对知识掌握的提高程度。通过培训前后的数据对比,将培训效果的基本价值直观体现出来,避免培训后看不到效果的尴尬,让企业领导看到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有利于培训主管开展工作。
	    3.问卷结果由合作机构或者终端企业汇总,并提供给培训讲师一份汇总版评估表。
	    备注:问卷部分根据合作机构及终端企业的需求选择,可用机构或企业的评估问卷。
	四、考试(学习层面评估):
	    1.培训课程结束后,采用书面考试和课后作业的方式,考查学员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考试环节的设计,可帮助学员对培训内容整体回顾、总结、消化,并与自己实际工作对接。
	    2.考卷结果由合作机构或者终端企业汇总,并提供给培训讲师一份汇总版。
	    3.作业部分是培训现场的延伸,引导学员通过所学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对作业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对作业题中出现的场景,找出更优的解决方案,提高参训者由知到行的转化能力。
	    备注:考卷及作业部分由培训师根据课程内容针对性设计。
	五、跟踪(行为层面评估):
	    1.培训项目结束后三个月,为行为改善期。讲师针对本次授课内容,提出行为层面的改善点,学员对照需改善点的差距,提出改善措施,并由企业跟进检查改善情况。由受训人员的上级、同事、下属或者客户观察他们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确保学员工作技能的提高。这个层次的评估通常需要借助《行为改善措施表》,来记录学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变化。
	    2.行为层面的评估是考查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也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精力。

                         ![]()  | 
                     
                         ![]()  | 
                     
                         ![]()  | 
                     
                         ![]()  | 
                     
                         ![]()  | 
                     
                         ![]()  | 
                     
                         ![]()  | 
                     
| 
                          快捷链接 
                         
                      | 
                     
                          账户管理 
                         
                      | 
                     
                          新手入门 
                         
                      | 
                     
                          关于我们 
                         
                      | 
                 
                      
                                                                                  
                                                                                  
                                                                                  
                                                                                  
                                                                                  
                                                                                  
                                                                                  
                                                                                  







